【易中天说“陈寅恪被捧过头,成为网红是闹剧?】”这话的确是易中天说的,他的原意是讽刺那些陈寅恪热的背后,其实是多数人都不懂陈寅恪、而只是假装懂他的事实。
易中天不但批评了陈寅恪的“名不副实”,还切切实实批评了把陈寅恪整成“网红”的闹剧。
平心而论,陈寅恪在当下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,确有些出乎意料。要知道,在民国时期,他的知名度远不及梁启超、胡适等,可如今,他的风头大有盖过他们的趋势。
但陈寅恪在当时名气不及胡适等,并不代表他的能力不强。真实的陈寅恪是一个绝对的实力派,相比拿了35个博士学位的胡适,陈寅恪连一纸文凭也未获得,可他的学问却是实打实的。
陈寅恪曾留学日本、美国、法国、德国等许多国家,留学期间,陈寅恪钻研了艰深的古文字和偏门的史学,而且花苦功夫将这些并非主流的学科吃透了。他还逼着自己学会了巴利文和突厥语等八种语言。
这也是他后来在清华任教时,能够开设佛教史、边疆史、古汉语以及古文字等课程的原因。因为学识渊博,他上课总能旁征博引,引经据典时各种外语信手拈来,常让学生们惊叹他有“盖世之才”。
陈寅恪留学海外十多年,却未拿一个博士文凭,并非因为其能力不够,而是因为他不想拿。而他不想拿的原因,和现在很多人才不肯读博士的原因基本一致:拿学位太费时间,耽误真正的学习和做事。他当时的原话是这样的: “考博士并不难,但两三年内被一具专题束缚住,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。自己从二十岁到德国,就立志要尽量多学几种语言文字。为此,已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知识找资料方面,至于有没有学位,并没有放在心上。”
可即便没有学位,他也被请进了清华。推荐他进清华的梁启超在介绍他时说:“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,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。”
后来,傅斯年更是评价他说:“陈先生的学问,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。”
一向清高孤傲的狂人刘文典也曾对陈寅恪给予了极高赞誉,他说:“西南联大只有两个半教授,陈寅恪排第一。”
可见,在民国年间,在博士头衔一堆的人面前,陈寅恪是凭借能力完胜的那一个,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冕之王。
由此可见,易中天说陈寅恪“名不副实”,有些偏颇了。
说完了这个,接着说说易中天担心陈寅恪成为“网红”的事。在我看来,这种担心,实属多余。陈寅恪确实火了,火了就势必有人跟风去“喜欢”他,以彰显自己有学问、见识。
可陈寅恪毕竟与普通网红不一样,他有内核,而这个内核,除了作品,还包括他所代表的自由独立和务实精神。
陈寅恪的名言“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”,是民国时期最响亮的呐喊。其本人一生对自由独立的追求,也鼓舞着国人。
陈寅恪的务实精神,更是激励了无数人。陈寅恪一辈子没有追求过虚名,也没有挂过任何虚的头衔,他一辈子都在踏踏实实做学问、兢兢业业教学生。
有限的时间里,他在教书育人、做学问的同时,写就了《隋唐政治史述稿》、《元白诗笺证稿》、《塞柳堂集》、《金明馆丛稿》、《唐柳堂记梦》等书,还不顾世俗的非议写下专著《柳如是传》。
可惜,因为陈寅恪太过于务实,他的这些作品的确存在一般人看不懂的情况。这也是易中天批评陈寅恪追捧者“很假”的原因所在:他的这些作品,就连普通的史学家啃起来也费劲。
但那又何妨,谁说不读他的作品,就不能推崇生产作品的作者的精神(人品)。
综上,我认为:陈寅恪没有被捧过头,他也永远不会沦为网红之流!